第十六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通知
得益于各参赛高校的大力支持,第十五届园冶杯国际竞赛取得了显著成就,吸引了50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逾万名师生报名参赛。20多所院校和设计机构成功举办了获奖作品巡展,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、专业技能均得到了大幅提升,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专业交流和人才培养。所构建的校企合作平台、校际交流平台以及大学生同台竞技的舞台,在全国高校和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,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专业院校,包括但不限于建筑(土木工程)、城乡规划、风景园林、园艺、环境艺术等专业,均可参加。
涵盖城乡规划、建筑设计、风景园林、环境艺术(室内设计方向和公共艺术方向)。
涵盖城乡规划(城市设计)、建筑(土木工程)、园林规划设计、生态植物、环境生态。
涵盖城乡规划、建筑设计、风景园林、环境艺术(室内设计方向和公共艺术方向)。
(1)绿意融城·未来家园:包含花园城市、公园城市、生态城市、宜居社区、花园街道、花园乡村、花园场站、花园公服、花园商圈、花园办公、花园工厂等。
(2)历史传承·文化创新:包含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、工业园区更新改造、历史街区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、社区微更新、全龄友好空间设计、街巷空间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文旅综合体、站城融合等。
(3)绿色智慧·生态家园:包含低碳建筑、零碳建筑、生态建筑、智慧建筑、自然建筑、风景建筑、绿色建筑、智能园林、智慧公园、绿色社区等。
(4)和美乡村·乡村振兴:包含乡村振兴、特色小镇、田园综合体、乡村建筑、乡村景观、乡村公共空间、乡村文化、生态旅游等。
(5)数字赋能·未来生活:包含数字建筑、数字景观、元宇宙景观、数字展馆(厅)、智慧社区、智慧公园、智慧展馆、智慧学校、智慧社区、智慧城市等。
1、语言类别:组委会指定官方语言为中文或英文,进入终审的作品,需为中英或英文。
(2)课程设计:本科三、四、五年级,以及研究生的课程作业均可参赛(非毕业设计作品)。
4、同一作者作为主创只能在同一类别中参与一个小类的竞赛,作为成员无限制。
禁止将他人创作的模型、空间格局、效果图、设计理念等部分或全部复制、粘贴,或者修改后当做自己作品参赛。
1、集体参赛:院校集体组织参赛的,参赛者经指导老师同意,由所在院校初审通过后推荐,联络员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在园冶杯官方网站(进行院校注册报名 ,上传报名表(已注册过的联络员可登录后直接上传报名表)。每组参赛人员不得超过5人,指导教师不得超过3人。
2、个人参赛:报名者需经指导老师同意并确认后,登录园冶杯官方网站()注册报名。
联络员集体组织30组以上作品享报名费九折优惠,50组以上作品享报名费八折优惠;成员单位享报名费九折优惠,委员单位享报名费八折优惠。
评委会由特邀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、设计大师以及园冶杯成员单位推荐的学科带头人组成。各专业评委会设主席、副主席、委员和成员。
组委会委员单位可推荐学院院长(系主任)、副院长(副系主任)担任组委会成员,推荐学科带头人为评委会成员。于2025年5月20日前填写评审委员推荐表,盖章扫描后发送至组委会秘书处邮箱(。
①优秀指导教师奖:对获得一等奖、二等奖作品(论文)的指导老师,授予年度优秀指导教师奖。
①优秀组织奖:从院校组织报名的参赛高校中,根据参赛作品(论文)的提交数量,评选出年度优秀组织奖。
②先进教育集体奖:依据参赛作品(论文)的获奖情况,评选出年度教育先进集体奖。
③突出贡献奖:承办园冶杯国际竞赛评审暨“园冶讲坛”的单位授予年度突出贡献奖。
④社会责任奖:对设立园冶杯奖学金、助学金以及赞助的企业和个人,授予社会责任奖。


